搜索

您的关键词

学术论文网

您的位置 : 首页 > EI-SCI/英文 > 学术论文网 > 正文

笔者就曾收到过一封邮件,内容如下:“近期,有用户反映,账号频繁被盗用,为防止他人盗用,请将本社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账号登录的IP地址或IP段回发至邮箱:check_cnki@126.com备案,并附带账号和密码……”而中国知网在科研不端文献主页上以右下角弹出对话框的方式做出了如下声明:“……有人以我社的名义,通过邮件等方式,向用户索取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账号和密码,此举对知网及用户造成了不良影响……”

比对两个文档内容,可以看出,骗子在邮件下方的办公地址、电话,甚至Email都是真的,而让“备案”的邮箱是假的,但真假之分的关键是在@后的域名,具有极强的欺骗性,若是不细心,很难发现这种欺诈行为。当笔者与中国知网沟通时,对方给的答复也是让人很无奈,他们只能声明索要账号的邮件与他们无关,建议期刊编辑部提高警惕。

更有甚者,从作者角度来看,甚至有“经验”的作者在淘宝上找卖家检测比对论文时,居然也要找“信用”评价好的,因为有“评价”不好的卖家将买家提供比对的论文再转手卖给需要买论文发表的客户。

这两种欺诈行为的最终产出物—稿件,已经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如何被识破就考验编辑的能力了。编辑在检测时要注意该稿件是否已有检测过,若是系统显示没有检测过则进入正常处理流程。若是显示曾经检测过,则要从以下三方面判断:

①检测的时间,若是能看到期刊名称,则可根据时间判断,并向作者询问是否该刊退稿。不得不承认,在今天的高校,很多师生不知道或者不认为“一稿多投”是学术不端。 

②检测的单位,若是作者曾经向正规期刊投稿,并退稿后是可以改投其他期刊的,此时后接受投稿的期刊检测时可能会发现有该稿件曾经由某刊检测过的痕迹,但若是显示检测单位“/”,则可能该作者是通过淘宝检测过。

③检测的次数,笔者曾经收到一篇投稿,检测时竟然发现该稿件在3个月内检测了7次,而且检测单位都是“/”,这篇稿件的质量可想而知。从目前的条件来看,编辑预防这样的欺诈行为主要依靠不端文献比对系统,其次可以通过外审专家和编辑自身把关。当然,这需要外审专家和编辑具有极强的责任心、对专业知识的更新了解比较及时、足够的文献储备。

参考文献

常丽芳.科技期刊对网络侵权现象的防范措施[J].新闻研究导刊,2018(16):203-204.

杨继涛,潘新社.科技期刊对网络侵权现象的防范措施[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10):1076-1080.

王艳军.有关我国假冒学术期刊网站侵权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初步成效[J].编辑学报,2017(4):331-334.

王艳军.学术期刊面对期刊假冒网站侵权的四大举措[J].科技与出版,2016(8):118-121.

⚪本文来源中国知网,原载于《科技与出版》2019年第4期,原文题为《学术期刊投稿要警惕的三类欺诈行为》。

⚪作者:孙艳玲,北京林业大学期刊编辑部。

⚪引文格式:孙艳玲.学术期刊投稿要警惕的三类欺诈行为[J].科技与出版,2019(04):111-114.

⚪本文内容为节选,为阅读及排版便利,本文删去了注释与参考文献等内容,有需要的读者敬请参考原文。


相关热词 : 学术期刊投稿

上一篇 : 核心书评:从无人问津到争抢版面,核心书评到底有多大用处?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