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散文的杂色特征
摘要:王蒙是当代有名的小说家,但其在创作小说之余也创作了大量的散文。纵观王蒙散文,其杂多的内容,丰富的形式,杂色的语言为当代文学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具有独特的意义。剑桥汇通是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学术咨询服务的专业平台。审稿快,录用率高,见刊快!我们承诺:1、推荐发表的期刊都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可查的正规期刊,在官网可以查询;2、客户信息保密,全程无隐私泄露。3、发表不成功不收费。从事论文发表多年,信誉是生存之本。4、关于费用。报价实在,不接受还价,讨价还价只会浪费彼此的时间。咨询请加QQ1472376190或微信:18088308758(微信同号)
本站非期刊杂志社官网,非本站客户请勿来电查询期刊论文状态。
关键词:王蒙;散文;杂色;特征
1 杂多的内容
王蒙说:“风格与作品的题材有这密切的关系。”“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题材的多样性,而题材的多样性必然要求风格的多样。”纵观王蒙的散文创作,其内容的丰富杂多是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他的散文题材极其丰富政治、革命、情感、为人、处世全都涉及,写人、记事、抒情、状物、说理、无一不加尝试,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令人赞叹。他写雨,春雨、秋雨、暴雨、雷雨,北京夏日的大雨,新疆草原的暴雨。无一不被他写了个遍。他写吃,除了问吃什么,而且问何时、何地、何人、为何与如何吃的。他写的腊八粥兼收并蓄,来者不拒,凡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紫米黍米鸡头米薏仁米高粱米赤豆芸豆绿豆豇豆花生豆板栗核桃仁小枣大枣葡萄干瓜果脯杏仁莲子以及其他等等,均融汇于一窝之中。他的散文题材非常多样化,体现出他标新立异、另辟蹊径、花样翻新的创造精神和斑驳陆离的杂多风格。
王蒙在选取不同的题材时雅俗皆宜、兼收并蓄。当需要表达一些优美的深远的、较多的含有悲剧因素的思想时,他会满篇文雅,阳春白雪。在对某些社会弊端的曝光和讽刺时,他也会满嘴油舌,下里巴人,尽量做到老少妇孺咸宜。在较多情况下,王蒙不会特意追求纯净的雅或纯净的俗。他会在整篇文雅风格中,掺杂入俗,有时,在一段文字的文雅入笔后,忽而为俗。他在《清明的心弦》里呼唤初冬时节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里去和鸽子野兔子"一起去告别盛夏和金秋,告别那喧闹的温暖,去迎接漫天晶莹的白雪,迎接盏盏冰灯,迎接房间里的跳动的炉火,和火边的沉思絮语,迎接新年,迎接新的宏图大略,迎接古老的农历的年,二踢脚冲上青天,还有一种花炮叫做滴溜,点起来它就地上滴滴溜溜地转。”这里就是从充满诗意的语句忽转为儿童的顺口溜。雅忽然变成了俗,偏离了读者的期待,却也获得意想不到的新鲜效果。王蒙对于雅俗语言和体裁的使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种雅俗的运用大大扩展了其散文题材领域和艺术的张力,从而使读者从中领略到更多的审美内容,获得更多的审美想象。
2 开放的形式
王蒙是个自觉追求杂色风格的作家,他的散文文体形式多样。有时是书信体,如《给陶萍同志的信)其实就是一封普通的书信;有时是日记体,如《访苏日记》他的散文长的可以长过他的小说,如海外游记(浮光掠影记西德)等都很长,短的可以短到只有几句话。如“世相便是好文章,纪实便是好方法,短小就是好技巧。“(收入他的散文卷的《题<青春>微型纪实文学青春奖》)多变化、多色调、多体式造就了王蒙散文对文体形式的追求。
3 杂色的语言
王蒙对语言有一种天生的敏感,他把语言捏在手里任意搓磨,甚至有时让人觉得他喜欢玩弄语言。他自己也曾这样说:“喜欢语言,也喜欢文字,在语言与文字间,我如鱼得水。“王蒙散文语言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戏仿。王蒙散文中,他戏仿文雅古语,戏仿日常俗语俚语,但是最多最突出最有特色的是对政治性话语的戏仿。对政治话语的戏仿不仅仅是逼真地重现当时的政治氛围的功能,同时它还具另一个层面上表现功能,这就是它的反讽功能。所谓反讽,乃是多元视镜下的产物,专指种“在常规认识背景和框架中还显得合情合理的现象,一旦变更了认识背景和认识角度,原有的秩序中确定的因果联系会突然出现明显的悖逆和漏洞,正确的变为荒谬,神圣的变为可笑,反讽便由此诞生。”王蒙的散文不仅戏仿语言,更戏仿逻辑,在诙谐和反讽中看到痛苦与无奈。二是混合语式。阅读王蒙的散文,不同词汇并置、四字句、大量使用句号、无标点长句和无引号引语等,都暴露了他的肆无忌惮的语言扩张欲,他恨不能在句话中将事物的所有可能性和所有不可能性全部穷尽,这便构成了散文语言的混合语式特征。如:我当时立即坚信:李新同志、共产党人的逻辑、正义、为民立言、全新理想、充满希望、信心百倍、侃侃而谈、润物启智、真理在手、颠扑不破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作为新生力量的共产党,她讲得是多么光明,多么科学,多么有作为,多么激动人心啊!(《王蒙自传第一部:半生多事·我要革命》)
这些词汇的并置、四字句,在把问题说清楚的同时,也使语气更为强烈更加具有冲击力。语言作为一种载体总是以表达作者的哲学思想形态作为背景的,王蒙的散文语言自然也是王蒙哲学与人生观的表现,从中我们略微可以探知到王蒙对世界多种可能性的一种宽容和寻找。三是运用修辞。王蒙所钟情的语言,是那种能全面、灵活和自如地揭示事物的丰内涵和变动不居的复杂性及其深长余味的语言,这种语言自然要求尽可能地“吸收"各种修辞手段作综合描绘。在运用高密度词汇表现事物的样性时,又将多重辞格并用。多重辞格并用就是综合或交替使用如比喻、排比、对偶、顶针、反复、引用、夸张等手法,这在王蒙散文中比比皆是。在《自传第一部:“文革”文艺冲中》中,你可以读到这样的语句:在我开始从事文学习作的时候,我把文学看得多么高啊。它是女神,它是天使,它是永恒,它是良心,它是火炬,它是神秘的灵感,它是永久的眷恋,它是人、社会、历史、民族、智慧和深情为自己竖立的纪念碑。它是春天的雨,它是夏天的电,它是秋天的云,它是冬天的雪花。它来自宇宙的天心、天启、天意。当你
写出一行能称得上文学的文字的时候,你如得天启,如得祝福,如得心上人爱恋,如得神助,有花朵在绽开,有彩色在缤纷,有仙乐在奏响。(《王蒙自传第一部:半生多事·文革”文艺》)这里既有“它是……”式排比,又有比喻,也有词汇密集的无标点高度浓缩句,把对文学的崇拜生动的传达出来,同时也表露出一种高雅的情趣。读这些陌生而令人刺激的语句,读者不难获得一种狂欢化的体验。引用,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辞格。王蒙的散文常常把引用作为文章谈笑的资本,充满异味的引用既颠覆常规的思维,在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却也感到他为文的机智与诙谐。
参考文献
【1】王蒙.论风格.王蒙文存二十一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194.
(作者:郭洁 单位:江西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