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电力论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期刊 > 电力论文 > 正文

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我今年已经84岁了,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但是剩下的时间,我将继续为中国的轨道交通电力机车事业奋斗终身!”6月27日,在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轨道交通技术创新高峰论坛暨中车株机公司2022年科技文化节上,获颁科技工作者终生成就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主动请求拿话筒,讲了这样一段话。

刘友梅:我将继续为中国轨道交通和电力机车事业奋斗终身

受访者提供。

语毕,掌声雷动,久久不息。

被业内敬为“中国电力机车之父 ”的刘友梅,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科技日报记者从与刘友梅的交流中得知电力机车论文,1961年9月,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他电力机车论文,在国家分配下,来到了中车株洲机车公司。算下来,到今年他已经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事业工作了61年。他带领团队,先后承担我国第一、二代电力机车的总体设计,主持并组织第三、四代电力机车的开发研制全过程。在轨道交通高速重载、交流传动、绿色智能等领域,他们屡屡突破,诞下诸多重大成果。

刘友梅:我将继续为中国轨道交通和电力机车事业奋斗终身

俞慧友拍摄。

毫无疑问,刘友梅等老一代科技工作者,是我国电力机车事业起步与崛起的见证者,也是我国电力机车事业功绩卓著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众所周知,株洲田心在我国轨道交通领域举足轻重。86年前,一批胸怀产业报国理想的年轻人,在株萍铁路旁打下第一根桩基,在株洲田心播下了振兴民族工业的火种。此后,包括刘友梅在内的一代又一代中车人,接续奋斗、追梦创新,助力实现了中国电力机车从常速到快速、从普载到重载、从直流传动到交流传动的历史跨越,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全面自主创新之路。

在他们的努力下,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快速发展,汇聚了340家骨干企业及配套企业,规模达到14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基地。此次高峰论坛上,中车株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清和还分享了几个好消息。就在去年,株洲在轨道交通领域一口气拿到三块“金字招牌”: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国首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行业唯一的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对象。今年,株洲还拟启动大、小田心轨道科技城改造,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投入160亿元,推动轨道交通力能极端综合实验装置建设,并力争今年年底前正式启动一期项目建设。

这里始终充满着创新的“吸引力”,因此频频收到来自北京、上海等地单位伸出的“橄榄枝”的刘友梅,直言“这辈子我哪都不去,就在这里(株洲田心)搞科研。”

“因为年龄限制,我不能再成为项目开发团队的组成人员。但是,我依然每天都在上班,培养博士后。此外我还承担了学校、国企、民企三个院士工作站的工作。我会一直干下去。”刘友梅说。

刘友梅:我将继续为中国轨道交通和电力机车事业奋斗终身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热词 : 电力机车论文 机车钳工技师论

上一篇 : 电力机车车载能耗监测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延伸阅读

电力机车技师论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