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电力论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期刊 > 电力论文 > 正文

《风能》技术 | 横向湍流对风电机组载荷影响及其实测值研究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解决大气污染等问题,国内外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寄予厚望,并不断加大投入。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优势和相对成熟的技术,使其在国内外均得到快速发展。风电机组长达20年的设计寿命是保证风电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而风电场场址的湍流是影响风电机组寿命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湍流强度作为大气的流体紊流参数,为空间分布上的三维变量,是风电场开发需要长期测量的重要参数。 

目前,国内的风电场开发测风主要参考的标准——《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GB/T18709—2002)、《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测试》(GB/T18451.2—2012)、《风力发电机组机械载荷测量》(GB/T37257—2018)和《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18710—2002),均未对湍流的方向分量作出测量要求(以主风向湍流——纵向湍流作为测量值,忽略了横向湍流和垂向湍流)。另一方面,目前,横向湍流对机组的安全性影响尚不明确。风电机组设计方多根据《风力发电机安全要求》(GB/T18451.1—2016)或IEC61400-1  1  标准在3个维度上指定最低要求的湍流强度分配比例,即纵向湍流强度等于主风向湍流强度,横向湍流强度等于0.8或0.7倍主风向湍流强度(Kaimal模型为0.8倍,Mann模型为0.7倍),垂向湍流强度等于0.5倍主风向湍流强度。该假设仅给出了最低比例情况,实际风电场的横向湍流数值有可能被低估。

综合来看,当前行业内相关标准、导则和著作  2-4  虽然提出了各种湍流模型,但对于不同风速下湍流的3个维度的比例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述,也未明确横向湍流对风电机组的影响。本文首先针对不同横向湍流强度值下的机组载荷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湍流模型下横向湍流对载荷影响不同的原因,而后基于我国有一定代表性的10座陆上风电场的实测数据,计算得到了场址的横向湍流普遍分布情况,为风电机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图片

横向湍流对风电机组影响的仿真分析

图片

一、载荷计算模型本

文计算用风电机组模型关键参数见表1。

图片

风电机组计算采用空气动力学、叶素理论、气动弹性表1计算基本参数力学和结构动力学等原理,国内外大多数风电机组仿真程序均已对上述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集成。本文应用挪威船级社的DNV Bladed程序,采用Mann和Kaimal两种湍流模型,根据IEC61400-1进行载荷工况设置,进而进行风电机组的动力学载荷计算。横向与纵向湍流强度比值除了标准推荐的最低数值以外,增加了取值1.0,用以对比不同横向湍流强度取值对载荷的影响。

Kaimal模型的纵向风速分量的空间相关结构依据由以下的相干函数确定:

图片

式中,r为三维流场中两点在法向为主风向的平面上的投影距离;Vhub为轮毂高度风速;f为频率;Lc为相干尺寸参数。

由此可见,Kaimal模型并未包含涡流演变模型,而Mann模型在其方程中对此进行了考虑,其相干函数如下式所示:

图片

式中,l为三维流场中两点连线向量模值;δ2、δ3分别为两点连线的单位向量的横向和垂向分量;k1、k2、k3分别为3个分量方向的无量纲空间波数;i、j取值为1、2和3时分别代表主风向、横向和垂向湍流分量。该公式定义了距离为(lδ2,lδ3)的两点的速度相干函数,体现了横向和垂向的差异。

等效疲劳载荷计算公式如下:

图片

式中,ΔLi为载荷幅值;Ni为ΔLi下的循环次数;m为根据材料属性得到的常数值;Neq为等效循环次数;ΔLeq为等效循环应力幅值。

二、影响结果分析

(一)对载荷的影响

计算发现,在Mann湍流模型下,当横向与纵向湍流强度比值从0.7增加到1.0时,风电机组的载荷主要增加在叶根、风轮和偏航位置上,增加量在5%~10%,具体结果见表2。在Kaimal湍流模型下,当横向与纵向湍流强度比值从0.8增加到1.0时,风电机组的载荷变化很小,具体结果见表3。

图片

由于Kaimal的相干函数基于经验交叉谱,而Mann模型基于线性化Navier-Stokes方程,因此,从理论上来看,Mann模型可描述更真实的湍流情况。国际上,Lene、Søren和Charlotte等人5,6对Kaimal和Mann模型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对两种湍流模型的空间相干性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初步认为Mann模型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自然湍流风的特性。国内大多数厂家采用Kaimal模型进行湍流风工况计算,因而无法发现横向湍流对载荷的影响,这也可能是横向湍流未得到国内重视的原因。

因此,本文仅以Mann模型下载荷计算结果为准。根据计算结果,除了极限载荷的增加以外,叶根等效疲劳载荷的增加更危险。

(二)对结构损伤的影响

根据材料S-N曲线公式:

图片

式中,Δσ为应力幅值;N为许用循环次数;m为材料S-N曲线斜线部分的斜率负倒数;const为材料S-N曲线截距参数。

由此可见,应力循环次数N值与应力幅值的m次方成反比,对于非恒幅值应力变化,一般采用等效疲劳应力作为其度量。由于在结构小变形和材料线弹性假设的适用范围内,载荷和应力成线性关系,因此,等效疲劳载荷可以替代等效疲劳应力,作为结构损伤的预判量。

根据上述等效疲劳载荷和S-N曲线定义可知,结构寿命与等效疲劳载荷的m次方成反比。对于基于环氧树脂的叶片复合材料,其S-N曲线的m值为10,因此,若等效疲劳载荷增加5%,其损伤将增加1.0510=1.63,寿命降低为原寿命的61.4%,将严重影响叶片和机组寿命,须予以重视。

图片

我国横向湍流实测值分析

图片

一、测风数据来源

国际上,Hans在其著作   7  中提供了美国、丹麦和新西兰平坦地区的实测结果,具体测量数值见表4。可以发现,在国外某些平坦地区,横向与纵向湍流强度的比值绝大多数大于0.7。

图片

我国虽在《台风型风力发电机组》(GB/T31519—2015)标准中对台风的横向湍流强度进行了统计测量,但未对该数值在我国陆上风电场的适用性进行说明,也未统计横向与纵向湍流强度比值随风速变化的关系。

本文随机选取了位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地区的10座平坦地形风电场的测试项目,风电场所在区域和测试时间见表5。

图片

对以上风电场的测试均满足《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测试》(IEC61400-12-1—2017)的测试场地评估要求。测试时间从3个月到8个月不等,测试总时间跨度能够覆盖全年时长,具有一定的抽样代表性。

测风均采用ThiesClima风杯式风速计,ThiesClima或MetOne品牌风向标,所有传感器都在标定有效期内,塔高均在80m以上。

二、测风数据分析方法

测风数据处理流程见图1。

图片

刨除风电场中的极小风速、非测试扇区、潜在结冰和采样频率低于1Hz的测试数据,获得有效测风数据。

对测试数据的平均风速进行分栈,每1m/s区间为一栈(以2m/s栈为例,其包含了平均风速在1.5m/s至2.5m/s区间的风速时序),对每个风速栈内的横向与纵向湍流强度比值进行均值统计。

三、结果分析

统计结果如图2—11所示,其中蓝色散点为每个10分钟测风数据结果,红线为整数风速栈内横向与纵向湍流强度比值的均值。根据实测结果,横向与纵向湍流强度比值在整体上随风速增大而降低,但其值均高于IEC61400-1中推荐的下限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统计我国现有数据,各座风电场的各风速栈下横向与纵向湍流强度比值的均值见表6。

图片

由于在各座风电场测试得到的风速区间不同,仅对存在至少5座风电场实测数据的风速栈进行平均值统计,在1m/s至17m/s风速段内,拟合得到横向与纵向湍流强度比值随风速变化的关系如下:

图片

根据拟合曲线(图12),在15m/s风速下,横向与纵向湍流强度比值在0.95左右。

图片

图片

结论

图片

本文针对我国风电场开发过程中经常被忽略的横向湍流,进行了其与载荷相关性的分析,并在国内随机选取了分布在10个省份的平坦风电场项目开展横向湍流强度实测,得到以下结论:

(1)横向湍流对风电机组的载荷存在影响,风电场开发过程中应添加横向湍流测量要求,载荷仿真时应采用Mann模型为湍流数值建模。

(2)横向湍流强度的增加会大幅度降低叶片的设计寿命,并影响风轮、机舱和塔架极限工况下的安全性。

(3)10座平坦风电场的横向湍流强度值均大于IEC标准推荐的下限值,且横向与纵向湍流强度比值随风速增大而降低。CWEA

(作者单位: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注释:

1: IEC61400-1—2019Win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s - Part1:Design requirements[S].

2: J C Kaimal,J C Wyngaard,YIzumi,etal.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layer turbulence [J].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1972,98:563−598.

3: J Mann.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neutral atmospheric surface-layer turbulence [J].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1994,273 :141 − 168.

4: J Mann.Wind field simulation [J]. Probabilistic Engineering Mechanics,1998,13 :269 − 282.

5: Lene Eliassen,Charlotte Obhrai. Coherence of turbulent wind under neutral wind conditions at FINO1 [J]. Energy Procedia,2016,94 :388 − 398.

6: Lene Eliassen,Søren Andersen. Investigating Coherent Structures in the Standard Turbulence Models using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J].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2016,753(3).

7:Hans A Panofsky,John A Dutton. Atmospheric turbulence - Models and methods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M].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JOHN WILEY&SONS,1983.

本文来源:《风能》杂志 

 文 :刘兆,黄宇同,王丹丹,蔡志崧


相关热词 : 《风能》技术 风电机组载荷影响

上一篇 : 南方电网“在线监测装置”合格供应商名单(含电缆局放、光纤测温、输电线路图像视频等)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分享到: